捡到了贵重物品为什么不可以随意处置?如果你在公共场所或者私人场所不小心捡到了贵重物品,千万不要认为自己可以随意处置,更不能将其据为己这有种。行为可能会触犯法律,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首先,捡到贵重物品不归还,很可能构成侵侵占占罪罪。是指将他人所有、自己占有的财物转为己有,或者将他人所有、保管、使用、借用等占有的财物非法转移占有的行为。如果被发现,将会面临法律的制裁和惩罚,甚至可能被判刑。
其次,捡到贵重物品不归还也可能触犯民法。民法规定,拾得遗失物的如,果应明当知归是还他失人主遗。失的物品而故意占有,便属于不当得利,构成侵占行为。如果失主索要时拒不归还,还将承担民事责任。
捡到贵重物品而私藏或据为己有,还可能涉及到刑事法律责任。如果被发现,不仅会被追究法律责任,还可能因此遭受重大经济损失和名誉损失。
因此,在不小心捡到贵重物品时,正确的做法是尽快与当地公安机关联系,主动上交物品并配合相关调查。这样才能避免触犯法律,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遗失物与遗忘物的区别
日常生活中可能有很多人把遗忘物和遗失物两个概念混同,其实两者有很大区别。那么,遗忘物与遗失物究竟有怎样的区别?
1.失主对丢失物品场所记忆程度不同。遗失物的失主对遗失物品,一般都是无意识的,事后也一般难以准确回忆或说明遗失物发生的具体时间和地点;而遗忘物的失主则是有意或无意将物品放置于某个地方,事后能够准确地回忆或说明物品丢失的具体地点或场所。
2.拾得人的主观心理状态不同。拾得人对于所拾到的物品是遗忘物还是遗失物,往往会有自己直观的判断。比如,拾主在公共汽车或者出租车上拾到一枚金戒指,拾得人应该知道这枚金戒指是乘坐公共汽车或者出租车的乘客丢失的,是他人遗忘物。反之,如果拾得人走在繁华的马路上拾到一枚金戒指,拾得人就无法判断这枚金戒指是谁丢失的,据此,可以判断这是遗失物。侵占遗失物的主观恶性小,侵占遗忘物的主观恶性大。
3、处理程序不同。侵占遗失物与侵占遗忘物所负法律责任不同,拾到他人遗失物,经失主索要不给的,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解决。而拾到他人价值较大的遗忘物,经失主索要拒不返还的,失主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也可以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通过刑事程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