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法律常识 >
教唆未成年人吸毒会判多少年?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应当受到重点呵护。而一些毒品犯罪分子却利用未成年人涉世未深、认知能力不强、分辨是非能力较弱、自控能力不足的特点,将犯罪的魔爪伸向未成年人,严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那么,教唆未成年人吸毒会判多少年?下面一起来看看广东知明律师针对相关内容的详细介绍。

  教唆未成年人吸毒会判多少年?

  广东知明律师指出,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诱惑,有些人也缺乏对毒品危害的基本认识,辨别能力弱,某些犯罪分子正是利用未成年人这一特点,教唆其吸食毒品。法律规定,教唆未成年人吸毒不仅会受到法律制裁,且罪加一等。

  教唆未成年吸毒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刑法》第三百五十三条【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引诱、教唆、欺骗或者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从重处罚。

  关于引诱、教唆、欺骗未成年人吸毒罪的分类与分析

  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属于既可概括使用,也可分解拆开使用的选择罪名,对引诱、教唆、欺骗未成年人吸毒案件可以比照该罪名的分拆逻辑进行分析。由于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在判决书中,可以分拆成“引诱他人吸毒罪”“教唆他人吸毒罪”“欺骗他人吸毒罪”这三种单一性罪名。而且可以形成诸如“引诱、教唆他人吸毒罪”“引诱、欺骗他人吸毒罪”“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这样的复合性罪名。

  因此,立足于“引诱、教唆、欺骗”的核心内容,厘清不同行为之间的界限,对于引诱、教唆、欺骗未成年人吸毒案件的类型分析起着重大作用。

  根据对引诱、教唆、欺骗语言和法学方面分析,拆解分析可以从行为目的、行为表现和行为结果三个方面进行。就行为目的而言。“引诱”本义中无论是作为“诱导”还是作为“诱惑”,都不存在目的显现。即使是在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中,“引诱”目标在于诱使他人吸毒,更为强调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具有多样性,包括用金钱、物质、美女作诱饵,或者以吸毒能获得快感为手段。

  与“引诱”类似,“教唆”的本义不存在对目的的特殊强调,在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中,其对于目的和结果进行同等程度的强调,体现在三个方面。

  目的和手段有一个共同前提:

  他人本无吸食注射毒品意愿;手段具有多样性,包括向他人宣扬吸毒感受、示范吸毒方法等;目的具有二重性。第一种是引起他人产生吸毒意愿,另一种是引起他人产生吸毒行为。“欺骗”本义就强调目的,即“掩盖事实真相或使人上当”,在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中,“欺骗”的目标是使他人真正亲自地实施吸毒或同类性质的行为。

  就行为表现而言。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中,“教唆”这一行为的表现方式最为多样和丰富,不仅包括金钱、物质等利益的诱惑,还包括宣扬吸毒诸如表述感受、传授技巧等多种方式。

  “引诱”的表现次之,更加强调“诱”的属性,包括金钱、物质等利益的诱惑,快感的诱惑等。“欺骗”的表现在定义上最为简单,即“隐瞒真相”或者“制造假相”两种表现方式。

  就行为结果而言,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中“引诱”“教唆”“欺骗”都存在他人吸毒这一结果,但各行为之间又有差别。

  “引诱”的结果是对方以吸食或注射的方式吸入毒品,“教唆”的结果是对方有了以吸食或注射的方式吸入毒品的意愿或者行为,“欺骗”的结果是对方以吸食或注射的方式吸入毒品。 可见“引诱”与“欺骗”结果类似,而“教唆”的结果更具有丰富性,不仅包括他人产生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还包括他人产生吸食、注射毒品的意愿。引诱、教唆、欺骗未成年人吸毒的犯罪动机可能是想向未成年人贩卖毒品,也可能是防止作为在场主体的未成年人告发或泄露自己吸毒的事。

  换言之,在具体的引诱、教唆、欺骗未成年人吸毒的案件中,犯罪动机可能与未成年人吸毒具有紧密联系性。

  如意图贩卖毒品给未成年人以牟利,也可能与未成年人吸毒具有弱关联性,如防止未成年人向他人或有关机关告发其吸毒行为等。在具体案件中,对犯罪动机的观察有助于判断行为在实施引诱、教唆、欺骗未成年人吸毒的内心作用力大小,也有助于对犯罪目的和后续罪名的识别。

  在引诱、教唆、欺骗未成年人吸毒案件中,施事主体及行为人是诱使未成年人吸毒这一案件事实的最为重要的推动者,从犯罪动机、犯罪目的和其犯罪手段的角度切入分析有利于发现案件事实的构建过程。同时,如果行为人没有引诱、教唆、欺骗吸毒的故意,只是在教学或生活场景中介绍毒品的知识甚至告知吸毒坏处,由此导致他人吸毒的,不构成犯罪。

  如果行为人引诱、教唆、欺骗曾经吸过毒的人,又一次地实施吸毒行为,一般而言是不会不构成犯罪的,但是对方已经彻底戒毒后,再次被行为人以各种手段诱惑导致再次吸毒的除外。在引诱、教唆、欺骗未成年人吸毒案件中,从受事主体也就是被诱惑导致吸毒的受害人——未成年人的角度出发,可以帮助我们知道案件事实的完成情况。

  教唆未成年人吸毒会判多少年? 以上就是有关教唆未成年人吸毒的知识介绍,大家了解了吗?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可以致电或点击广东知明律师事务所网站http://www.zhiminglawyer.com/联系广东知明律师来尽快解决自身的法律困境。


其他新闻
  • 在奶茶店加盟热潮中,不少创业者因品牌方虚假宣传、合同条款模糊或经营策略调整等原因陷入定金纠纷。定金能否退还,不仅涉及《民法典》的明确规定...
    2025-04-29 16:41:30
  • 在电商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恶意弃单现象屡见不鲜。消费者在支付定金或完成部分交易流程后,无正当理由拒绝支付尾款或取消订单,不仅扰乱市场秩序...
    2025-04-29 15:38:47
  • 在债务纠纷中,债权人常面临老赖拒不还款的困境。即便通过诉讼获得判决,执行难问题仍普遍存在。此时,再次起诉是否有效?本文从法律适用、实务操作...
    2025-04-29 15:23:01
友情链接

法律问题咨询电话:0755-25986969
公司名称广东知明律师事务所
 公司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石厦北二街新天世纪商务中心A座1802室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8-2035 广东知明律师事务所 版权所有

Loading...

友情链接

Loading...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8-2035 广东知明律师事务所 版权所有
全国咨询电话:0755-25986969 公司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石厦北二街新天世纪商务中心A座1802室

在线咨询
刑事律师
民事律师
行政诉讼
金融证券
违法犯罪
国际仲裁
法律顾问
请您留言

广东知明律师事务所 13360083896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