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知明动态 > 知明热评 >
寒假期间娱乐身心,未成年人谨防受骗
综合整理自:公安部刑侦剧、山东高法
 
小朋友们前段时间过年收到了许多红包,而现在还属于寒假期间,上网冲浪和玩游戏就是他们必不可少的娱乐活动。可孩子们辨明是非的能力还不够强大,所以每年都会有许多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事件发生,以下是一些实际案例,希望各位家长多加注意,以免遭受损失。


寒假期间娱乐身心,未成年人谨防受骗 
 
 
案例一:网络游戏骗局
黄女士报警称,她10岁的小孩在网上被骗了数万元。黄女士的小孩在刷短视频时,看到一条可以免费领取游戏皮肤的视频,小孩就添加了对方QQ。对方称领取游戏皮肤需要扫描二维码,孩子扫描对方二维码后跳转到了贷款服务平台。随后,对方让孩子添加另外一个QQ号,并让其下载一个APP进行进一步操作。孩子还把黄女士的银行卡号和密码告诉了对方。黄女士发现她卡里的金额被盗刷后,立即报警。
 
 
案例二:红包返利骗局
一名12岁男孩在其母亲的陪同下到派出所报警称:其在一QQ群中看到有人发信息称只要发2.88元红包,就有机会获得数千元的红包返利。男孩私聊该人并发送2.88元红包,随后对方以男孩是未成年人导致公司被冻结60000元为由,要求男孩通过其父母的微信转账给对方的账户,否则将报警。男孩听信后用其母亲手机扫描对方发送的二维码转账多次。


寒假期间娱乐身心,未成年人谨防受骗 
 
 
笔者观点
在案例一中,这就是典型利用孩子对网络游戏的热爱进行的骗局,这些不法分子通常会在网站广告位或短视频平台上发布“免费领取游戏道具”之类的诱饵,让受骗者加入群聊或私人联系方式。再谎称因未成年人身份特殊,所以账号容易冻结,因此教唆未成年人使用父母的微信进行扫描转账,再加以各种话术诱导受害人反复进行付款,骗取大额钱款后便立刻失去联系。
 
在案例二中,不法分子在网络社交平台上散布“红包返利”活动的消息,诱导未成年受害人添加其为好友。随后不法分子要求受害人扫描二维码,在弹出的付款页面中输入指定的小金额,并称进行支付后并不会产生实际的扣款,还可以立刻获得十倍红包返利。受害人完成支付后发现钱款被扣,不法分子再进一步以使用父母手机进行验证才能获得退款和返利为由,指导受害人进行视频通话,再以各种理由诱骗受害人不断进行扫码付款,并提供虚假的支付凭证后,便失去联系。当受害人迟迟未收到钱款时,才发现自己被骗。
 
由此可见,其实不法分子的由头可能是五花八门,但实际上犯罪手法都是换汤不换药。所以父母们需要告诉孩子天上不会掉馅饼,遇到转账时千万要多注意。另外,现在许多手机和软件都有青少年模式,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防止孩子接收有危害的信息。


其他新闻
  • 在求职过程中,简历作为求职者与雇主之间建立联系的重要桥梁,其真实性至关重要。然而,一些求职者为了获得高薪职位,不惜在简历中造假,这种行为...
    2025-01-24 15:41:26
  • 在执行程序中,当公司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债权人往往会寻求各种途径来保障其合法权益。其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就是:在执行阶段,是否可以直...
    2025-01-24 15:38:32
  • 在债务纠纷中,债权人往往关注如何有效追讨债务,而债务人则可能面临资产被查封、冻结或执行的风险。然而,一个常被忽视的问题是:当债务人自身也...
    2025-01-24 15:29:17
友情链接

法律问题咨询电话:0755-25986969
公司名称广东知明律师事务所
 公司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石厦北二街新天世纪商务中心A座1802室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8-2035 广东知明律师事务所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8-2035 广东知明律师事务所 版权所有
全国咨询电话:0755-25986969 公司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石厦北二街新天世纪商务中心A座1802室